「反诈进行时」都是电诈惹的祸 莫名欠款19.8万元-最新资讯
编者按
2023年全民反诈在行动!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公安、通信、金融等部门齐心协力,我省打击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全社会反诈格局初步构建。但全民反诈依然任重道远,法治频道推出《反诈进行时》系列报道,科普反诈知识,曝光诈骗类型和诈骗套路,提高全民反诈防骗能力,共筑全民反诈“防火墙”。
【资料图】
客户主动到银行归还19.8万元贷款,银行查询却发现贷款余额只有2万元。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客户遭遇了电信诈骗,幸得毕节农商银行员工及时识破,避免了财产损失。
近日,客户孙某来到毕节农商银行八寨支行营业厅,要求办理还款19.8万元,柜员通过系统查询客户贷款余额为2万元,与客户描述贷款19.8万不符,但孙某还是坚持还款19.8万元。
孙某向柜员反映,当天她接到自称是“中国银保监会”银行资金保全经理的电话,对方知道她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告知她在某APP上有19.8万元的欠款,让她立即归还,否则她所有银行账户上的资金会被冻结,而且会被公安机关追责。
不法分子与客户视频场景
闻听此言,孙某被吓得不轻。她按照对方要求,互加了微信。在来营业厅之前,孙某已经在对方的视频指导下,在贵州农信“黔农云”APP上贷款2万元,准备用于归还欠款。所幸的是,在输入转账验证码的紧要关头,孙某犹豫了,思虑片刻她还是决定到银行核实真假。
听了孙某的描述,柜员认为她正遭遇电信诈骗。当班会计主管接到柜员反映后,来到大厅给孙某做劝阻工作。孙某拿出手机展示对方发给她的征信报告以及账户信息,会计主管看了后告诉她这个征信报告是假的。
据悉,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有线下查询和线上查询两种方式。线下查询包括本人亲自查询或者委托代理人查询。本人查询要到现场并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供查验;委托他人代理查询的,代理人应提供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授权委托公证证明供查验。
线上查询可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查询或手机银行APP查询,以上途径都要通过实名认证,手机银行APP查询在完成人脸识别、上传身份证照片等步骤,提交查询申请通过后才能得到征信报告。在孙某并没有亲自参与的情况下,对方就出具了她的征信报告,这显然是假的。
通过耐心细致的解释分析,孙某最终醒悟并放弃转账,由此保住了她银行账户上4.5万元的资金(注:2万元的贷款和2.5万元的自有存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熊瑛
通讯员 张淑嘉
编辑 陈景雄
二审 程星
三审 李中迪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