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人 送你一套日常“拉伸课表”,帮助降低“跑马”受伤风险|环球快播
动作一
动作二
【资料图】
动作三
动作四
动作五
动作六
当各地马拉松回归赛道,跑者们的热情也回来了。而作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跑者们应该如何保证在跑道上的安全?2023年上海女子半程马拉松赛指定医疗服务赞助商嘉会医疗,为跑者制定了一套赛前备战“拉伸课表”。
动作一:扩胸拉伸
动作要领:跑者可在站立或者坐正的情况下练习。站立时双脚微微张开,与肩同宽;如果是坐姿则尽量让髋关节、膝盖以及脚踝呈90°,身体坐正,头位于肩膀的正上方,收一点小腹。拉伸开始前,弹力带放于手掌心,拇指向外,四根手指握住弹力带,大拇指轻轻地搭在上面。找到适合自己的长度,保持在手臂能向外张开呈25°左右。拉伸时肩胛部主动下沉,上臂紧贴肋骨两侧,然后手肘自然地往外打开,慢慢拉开弹力带时,肩胛骨往中间回缩挤压,然后肩胛下压,感受背部中间的肌肉收紧。维持大概五秒后,回到初始姿势,其间配合平稳呼吸,感受背部肌肉的发力。注意动作一定要缓慢而均匀,弹力带不要太紧绷。
拉伸效果:这个拉伸可以有效放松前侧胸部、胸掌肌,改善含胸驼背,同时可以放松跑步训练后上身肌肉的紧张感。
拉伸次数:10个一组,重复两到三组。
动作二:前椎肌拉伸
动作要领:站立时双脚微微张开,与肩同宽。弹力带绕在肩胛骨中间的位置,肩膀直立不动,主动下沉手肘,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弯曲20°到30°之间的位置。拉伸弹力带时,感受到从肩胛骨到背部的一个肌肉群在受力。在慢慢往回收的过程中动作尽量均匀。感受肩胛骨和肋骨这个肌肉的发力过程。注意在慢慢往回收的过程中保持动作的匀速,感受肩胛骨和肋骨部位肌肉的发力过程。
拉伸效果:椎前肌包括头前直肌、头长肌和颈长肌。拉伸椎前肌可以改善肩胛骨的稳定性,帮助高低肩以及肩胛骨往上或外展的人群,稳定肩胛骨改善不对称,在改善背部僵硬状况的同时,也能够让跑者以更好的姿态保持跑步过程中的上肢稳定性。
拉伸次数:10次为一组,每次大概两到三组,强度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来选择,如果觉得肌肉酸胀可以适量减少到8次为一组。
动作三:侧腰伸展
动作要领:站立时双脚微微张开,与肩同宽。开始时握住弹力带将其举高,肩胛骨主动下沉,然后拉住弹力带撑开,注意不要过多地激活三角肌,弹力带可以稍微松一点。然后在伸展的前提下,加入侧曲弹力带打开,耳朵远离肩膀,不要耸肩,头和手臂一起朝一侧弯曲,将身体慢慢地侧弯至一侧。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脊柱一节一节像扇子一样慢慢被撑开,侧屈发力、肌肉拉伸。吸气的时候肩下沉,核心收紧,然后呼气慢慢返回至原位,停留十秒再弯曲。需要注意的是,脚部要站实,压在地面发力,骨盆保持不动。此外,做这个动作时,可以想象头顶有一根线,把自己的头拉向天花板上。
拉伸效果:这个动作可以训练背后侧及下侧的肌肉,包括背部的斜方肌和中斜角肌,在矫正体态的同时,也可以帮助跑者保持上肢的稳定性。
拉伸次数:该动作为伸展练习,重复8次为一组,根据身体状况练习两到三组。
动作四:螃蟹走
动作要领:训练时要关注上肢的稳定性以及膝盖和臀部的位置,避免做错损伤膝盖。拉伸前将弹力带绑在膝盖上方位置,松紧适度,保持弹力带的力量小于腿部扩张拉伸的力量。拉伸时,尽量保持背部不动,身体重心稍微前倾,屁股往后坐,要把力量放在臀和腿的后方。双手放到胸廓的正前方,做一个侧向手,并且始终保持膝盖和脚尖方向一致。
拉伸效果:这个拉伸可以训练到髋关节以及下肢肌群,增加从髋关节到膝盖的稳定性,减少跑步时因为膝盖摆动而产生的伤病风险。
拉伸次数:来回螃蟹走20步为一组,走到肌肉稍微有些酸痛感后可以暂停休息,休息到臀部不痛继续锻炼两到三组。
动作五:站立后扶脚
动作要领:动作开始时,双脚站立,稍稍分开。然后一边小腿向后弯曲,单脚站立,手拉住脚踝往后,感受大腿前侧肌肉的拉伸。如果感觉不是很明显,可以把小肚子收紧,微微后倾,注意不要把腰部的空间曲度拉得太大,尽量把腰部放平。
拉伸效果:这是一个在训练或者比赛后非常实用的动作,针对大腿前侧肌肉,肱四头肌的拉伸,减少臀部在赛后的酸痛堆积,同时减少腿部肌肉的酸痛感。
拉伸次数:两脚交替进行,建议拉伸的时间是30秒一组,重复三到五组,注意拉伸的时间一定要充分。
动作六:站立单脚伸前
动作要领:拉伸前双脚站直,然后一条腿抬起尽量往前迈,骨盆微微往后坐,也就是屁股往后坐,但身体要保持直立,脊柱不能弯曲。身体往前倾之后,感受到小腿后侧、膝盖后方以及大腿后侧都会有一些拉伸感。
拉伸效果:这是帮助腘绳肌放松的一种方式,能够有效帮助包括半腱肌、半膜肌、肱二头肌在内的大腿后侧肌群放松,降低大腿后侧肌群受伤的风险。
拉伸次数:每一条腿拉伸保持30秒,两脚交替,重复三到五组。
据澎湃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