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政协委员建议:安居房不能一窝蜂盖_今日热搜
近日,海南省两会前夕,一篇关于《关于有序推进我省安居型商品房建设的建议》的提案引起热议:海南省政协委员陈小萍在提案中建议加大当地产业园的招商力度,通过提高更多岗位来吸引人才落户海南。他建议“安居房建设应该建立科学的调研基础上,有序推进,不能一窝蜂‘盯指标、赶进度、比数量’,从而形成安居房全省遍地开花。”
根据提案,海南将于2025年建成25万套安居房,供本地居民及引进人才的的住房需求。同时提案也指出,现阶段海南部分市县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安居房供需矛盾。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现阶段配售机制不合理,政府对市场预估不足,目前买房的人远远少于新房供给量。
“供大于求”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政协委员陈小萍在提案中对安居房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五点:
(相关资料图)
1.市场预估不足,安居房的供需严重失衡;
2.部分地区安居房定价不合理,不科学的定价增加了安居房入住门槛;
3.安居房的产权份额比例仍有较大的优化空间;
4.部分地区安居房开发陷入了困境;
5.未在前期科学调研,安居房开工速度过快,同时间段完工安居房数量多。
作为重点城市的三亚,现阶段开展安居房项目有18个,总建筑面积将近327万平米,光是崖州湾科技城园3个上市的可配售安居房房源就有4974套,但申购人寥寥无几,项目部甚至还需要四处打广告、搞促销才行。
在提案中,还出现一种罕见的现象,有些地处偏僻的安居房价格甚至还要高于重点城市核心区域的安居房价,每平米产生几百元的差价。正是缺少足够科学的定价策略,才导致这样的价格倒挂的现象出现,进一步加剧了安居房售卖难,供大于求的现状。
同时,针对于“购房人持有70%产权,政府持有30%”这样的的产权这样的产权分配策略,也存在许多优化的空间,尽管安居房属于保障性房产,但仍具有商品房的属性。
海南安居房困境应该如何解决?
解决海南安居房困境需要多方来共同努力,各职能部门应花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如何加大产业园区的招商力度,真正的吸引更多的人才来海南,并留在海南安居兴业。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既不能让安居房等人才,也不能让人才能安居房。
提案建议,对于无重大产业支持的地区,要慎重规划推进安居房项目,需要综合当地商品住宅、其他保障房的存量来共同考虑,如果市场存量较大,去化周期比较长,对于安居房建设规划就需要谨慎考虑,审慎评估。
同时,提高安居房个人持有比例,各地区因地制宜放宽安居房申购条件,能够更大范围来刺激和鼓励更多人才来购买安居房。